溫度和CO_(2)濃度升高下雙季稻莖蘗動態、成穗率與產量的關系
【摘要】:為明確氣候變化下我國雙季稻莖蘗動態與成穗特征如何變化以及與產量有何關系,本研究利用開項式氣室(OTC)連續開展4年8個生長季的大田氣候變化原位模擬試驗,設置對照(CK),增溫2℃(ET),CO_(2)濃度增加60μmol/mol(EC),同時增溫增CO_(2)濃度(ETEC)四個處理,研究雙季稻生育期內莖蘗動態、成穗率變化特征以及對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累積輻射量和生長度日(GDD)升高,水稻分蘗達到峰值后部分消亡,且早稻分蘗增長和消亡速率均大于晚稻。相比對照,增溫和/或增CO_(2)條件下早稻最大分蘗數和無效分蘗數分別提高3.6%~14.2%和8.9%~134.2%,成穗率降低0.4%~9.3%,對產量形成具有不利影響;晚稻最大分蘗數提高2.9%~13.1%,無效分蘗數降低1.6%~64.8%,成穗率提高1.7%~22.1%,有助于產量增長。同時增溫增CO_(2)對雙季稻最大分蘗具有正向協同的交互作用,而對無效分蘗和成穗率的交互作用不顯著??傮w而言,大氣溫度和CO_(2)濃度升高對早稻分蘗、成穗具有負效應,對晚稻表現為正效應,未來氣候變化背景下提高水稻莖蘗數、控制無效分蘗,進而提高成穗率對水稻穩產增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