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玉米穗三葉與產量的相關和通徑分析

                      崔淑娜  王曄  盧雨晴  潘金豹  張秋芝  
                      【摘要】:通過對168份玉米雜交組合穗三葉的長、寬、面積與產量的相關分析,探究各性狀與玉米產量的相關性,為優良玉米品種的選育提供理論基礎。結果表明,小區產量的變異系數較大,達到19.3%,穗三葉各性狀的變異系數范圍為6.3%~9.6%,各性狀變異程度相似。相關分析表明,小區產量與穗三葉各性狀為正相關關系。通徑分析中各性狀對玉米產量的正向直接通徑系數大小依次為穗上葉寬、穗上葉長、穗位葉面積、穗位葉長、穗下葉面積、穗下葉寬、穗下葉長、穗位葉寬、穗上葉面積,負向直接通徑系數大小依次為穗下葉長、穗位葉寬、穗上葉面積。因此,擴大穗三葉葉面積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產量,尤其是通過增加穗下葉寬和穗位葉長提高葉面積的玉米雜交種,更有利于玉米產量的增加。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8條
                      1 林洪鑫;袁展汽;肖運萍;;水稻上部三葉形態及其與產量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稻米;2012年02期
                      2 李會霞;王玉文;田崗;史琴香;;谷子頂三葉形態研究[J];陜西農業科學;2007年01期
                      3 李會霞;王玉文;田崗;史琴香;;谷子頂三葉形態研究[J];種子世界;2006年12期
                      4 馬娟;王鐵固;張懷勝;陳士林;;玉米穗三葉葉面積主基因+多基因遺傳模型分析[J];河南農業科學;2012年04期
                      5 周曉宇;張根;李守國;;小麥上三葉性狀與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關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年04期
                      6 黃雨達 ,趙伯康;淺談水稻頂部三葉的功能與結實率的關系[J];農業裝備技術;2003年06期
                      7 閻素紅,楊兆生,柴升;小麥上三葉性狀與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關系[J];麥類作物學報;2004年04期
                      8 崔文芳;高聚林;屈佳偉;于曉芳;胡樹平;蘇治軍;王志剛;孫繼穎;謝岷;;氮高效玉米雜交種穗三葉氮積累及生理特性對氮效率的貢獻[J];玉米科學;2015年05期
                      9 苗芳,張嵩午;小麥植株發育過程中頂三葉結構的變化特征[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10期
                      10 鄭友蘭,張崇禧,李向高,梁春;三葉人參化學成分的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11 姚文秋;于海杰;;玉米棒三葉葉面噴肥對產量的影響[J];北京農業;2013年09期
                      12 黎寧蘭;閆志剛;吳慶華;董青松;韋榮昌;;三葉香茶菜扦插繁殖試驗[J];湖北農業科學;2016年02期
                      13 劉江;;玉米穗三葉與其他主要性狀的相關研究[J];甘肅農業;2016年19期
                      14 袁寶忠,于承祖;甘薯留三葉水平栽插法的保苗效果[J];作物學報;1965年02期
                      15 暴海坤;;玉米不同部位葉片受損對產量的影響試驗[J];現代農業;2013年02期
                      16 梁子寧;閻志剛;王勤;朱意磷;吳慶華;;三葉香茶菜種子發芽特性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9年07期
                      17 陳新宏,武軍,劉淑會,閻正祿,李璋,趙立創;小麥頂三葉與粒重關系的研究初報[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4期
                      18 志光;玉米棒三葉的特殊功能[J];新農業;1983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5條
                      1 張祖新;賈海濤;李曼菲;楊曉紅;李威亞;;玉米穗粒數基因KNR6的功能與應用研究[A];第十九屆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20年
                      2 周鋒;安曈昕;吳伯志;薛國鋒;吳開賢;張時軍;胡明成;吳禪;;間作馬鈴薯對玉米產量及邊際效應的影響[A];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12[C];2012年
                      3 劉武仁;鄭金玉;羅洋;鄭洪兵;李瑞平;李偉堂;;不同耕作方式對玉米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A];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12[C];2012年
                      4 陳偉;楊雪;;遼西北地區玉米不同灌溉方式比較研究[A];遼寧省水利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5 王媛媛;田北京;高雅;聶言順;黃收兵;王璞;;花期不同程度高溫對玉米受精結實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玉米栽培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7年
                      6 曾研華;吳建富;潘曉華;石慶華;朱德峰;;稻草還田對雙季稻上部三葉特征的影響[A];2012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7 葛選良;錢春榮;宮秀杰;李梁;于洋;郝玉波;姜宇博;;松嫩平原中南部不同種植模式玉米生長發育特性及產量性能的研究[A];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2018年度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8年
                      8 何紹浪;王斌強;林小兵;王馨悅;成艷紅;張昆;黃尚書;鐘義軍;孫永明;黃欠如;;搭架種植下粉葛單株產量與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與通徑分析[A];江西省作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20年
                      9 周子鍵;李曉鵬;吳亞濱;王仕偉;高景陽;馬金亮;黃榮榮;張學才;陳甲法;丁俊強;夏宗良;吳建宇;;連鎖分析結合關聯分析挖掘玉米穗長主效QTL[A];第一屆全國玉米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5年
                      10 徐瑩瑩;劉玉濤;高盼;王宇先;楊慧瑩;王俊河;樊景勝;王淑榮;武琳琳;;吐絲期干旱脅迫對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玉米栽培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7年
                      11 楊華;宋緒忠;陳磊;;運用層次分析法對三葉崖爬藤種質評價與選擇的研究[A];第九屆中國林業青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12 王同軍;傅平;敖學成;周瀟;盧寰宗;;涼山圓根結實性狀的相關通徑分析[A];中國草學會牧草育種委員會第七屆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9年
                      13 敖學成;沙馬阿支;傅平;王同軍;周瀟;盧寰宗;;涼山圓根結實性狀的相關通徑分析[A];中國草學會飼料生產委員會第15次飼草生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4 曹玉軍;呂艷杰;魏雯雯;姚凡云;吳楊;劉志銘;王永軍;;減源對不同密度玉米產量、干物質積累及光合性能的影響[A];第十五屆全國玉米栽培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17年
                      15 李國生;釧興寬;康洪燦;王錦艷;王碩;尹正欽;;保粳雜2號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及通徑分析[A];全國第十七屆水稻優質高產理論與技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杜艷芳;KRN4順式調控UB3影響玉米穗行數的分子機理[D];華中農業大學;2018年
                      2 霍冬敖;玉米穗粒數相關性狀QTL定位與候選基因關聯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16年
                      3 羅蕓;玉米穗長QTL定位、克隆和功能解析[D];華中農業大學;2021年
                      4 鄧華鳳;長江流域超級雜交稻目標性狀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08年
                      5 張人予;玉米穗長基因EL3的克隆及我國玉米優良自交系基因組變異分析[D];中國農業大學;2018年
                      6 姜維梅;三葉崖爬藤種質資源評價及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黃然;玉米穗長和棒三葉葉長性狀QTL定位[D];沈陽農業大學;2021年
                      2 李曼玉;基于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的珍稀瀕危植物三葉崖爬藤的種群遺傳學和景觀基因組學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21年
                      3 劉玲利;利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解析玉米葉脈性狀的遺傳基礎[D];沈陽農業大學;2019年
                      4 徐赫男;應用有機肥減施化肥對玉米養分積累和產量的影響[D];東北農業大學;2019年
                      5 劉琪琪;秸稈生物質炭基肥對水稻和玉米生長及產量的影響[D];南京農業大學;2017年
                      6 叢聰;耕作方式及有機物還田對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質和玉米生長的影響[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9年
                      7 侯美娜;玉米/紫花苜蓿間作系統根系動態與磷素吸收利用相關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年
                      8 薛飛;氮肥對套作玉米光合特性和產量性狀潛力調控研究[D];山西農業大學;2017年
                      9 喻俊杰;玉米花序發育相關基因TD1與FEA2的序列變異及其與產量相關性狀的關聯分析[D];揚州大學;2018年
                      10 鄭陽;基于圖像處理的田間玉米生長監測研究[D];江南大學;2018年
                      11 張安琪;基于秸稈還田的東北寒區隔雙壟玉米休耕輪作對產量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8年
                      12 劉再奇;沼肥施用對玉米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D];黑龍江大學;2018年
                      13 崔敏;玉米穗上葉片數QTL定位及其育種利用評價[D];揚州大學;2018年
                      14 戚秀山;利用重組自交系群體定位玉米主要株型性狀的QTL[D];山東農業大學;2017年
                      15 宋偉;玉米穗粗的數量遺傳分析[D];四川農業大學;2011年
                      16 李晶晶;基于近等基因系的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遺傳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08年
                      17 譚登峰;玉米穗粒腐病抗性遺傳分析[D];四川農業大學;2006年
                      18 任亞梅;鮮食玉米穗成熟特性及速凍工藝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2年
                      19 李東;激動素和烯效唑對玉米穗建成及產量的影響[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17年
                      20 鄒紅威;基于計算機視覺的玉米穗計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馮同鏡;夏玉米穗發育異常?分析原因及時應對![N];燕趙農村報;2022年
                      2 ;玉米穗畸形 不一定是品種的事兒[N];河北農民報;2021年
                      3 本報記者 余杏;玉米穗并非越多越好[N];湖南科技報;2019年
                      4 ;玉米對不同肥料的表現[N];陜西科技報;2017年
                      5 記者 李卡 通訊員 宋崇信 張玉泉;抓好玉米田間管理 注意防治病蟲害[N];保定日報;2017年
                      6 本報記者 張貴文 王建夫;玉米“黃金樹” 鄉村賦振興[N];綏化日報;2019年
                      7 本報記者 董志水;過去機收玉米穗 如今直接收籽粒[N];河北農民報;2014年
                      8 ;玉米咋存貯[N];吉林農村報;2008年
                      9 劉小麗;郭高升科學種植玉米畝產達1250公斤[N];山西科技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谷業凱;粉壟讓農業綠色高效[N];人民日報;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