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襲性真菌感染新生兒外周血CXCL13基因表達及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侵襲性真菌感染(IFI)新生兒外周血趨化因子CXC配體13(CXCL13)基因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2018年9月—2020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IFI新生兒46例為研究組和無感染新生兒95例為對照組,觀察IFI新生兒真菌感染分布情況,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兩組新生兒外周血單個核細胞CXCL13 mRNA水平,分析CXCL13 mRNA水平對IFI新生兒預測價值。結果 IFI新生兒分離鑒定真菌52株,其中白假絲酵母30株,光滑假絲酵母9株,近平滑假絲酵母8株,熱帶假絲酵母3株,其他假絲酵母2株;研究組患兒胎齡(37周)、疾病嚴重程度(≤90分)構成比例高于對照組(P0.05),而出生體質量、住院時間(≤8 d)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血小板、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D-二聚體(D-D)、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白細胞(WBC)、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4、IL-6水平和CXCL13 mRNA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外周血CXCL13 mRNA水平對IFI新生兒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879,敏感度93.53%,特異性66.34%。結論 IFI新生兒真菌感染以白假絲酵母感染為主,IFI可提高新生兒外周血CXCL13表達和相關促炎因子水平,CXCL13鑒別IFI新生兒效能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