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知識網絡圖譜的中藥復方量效關系可視化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中藥復方量效關系這一領域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和未來前沿,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方法 收集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維普(VIP)自建庫至2022年9月16日與中藥復方量效關系相關的文獻,通過NoteExpressV3.6進行文獻數據整合并建立中藥復方量效關系數據庫,以文獻計量學為理論支持,利用CiteSpace6.1.R3Advanced最新版本繪制3D圖譜,微軟Excel2016列表,對發文趨勢、作者、機構、關鍵詞、爆發詞、術語等內容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 最終納入文獻2656篇。年度發文量整體呈波動型上升,并在2010年達到頂峰。共有7606名學者參與了該領域的研究,其中仝小林院士、傅延齡教授發文量與平均被引次數較高,為中藥復方量效關系研究領域的核心學者,具有較高影響力。涉及690個機構,北京中醫藥大學為領頭機構。經關鍵詞、術語等綜合分析顯示,“經方”“藥對”“實驗研究”“數據挖掘”為研究熱點,而“藥對”“數據挖掘”“半夏”近幾年呈現較高爆發強度,預計成為該領域的前沿。另外,建議以中藥配伍“十八反”中功效-劑量-毒性拐點的研究為切入點,拓展該領域的研究。結論 中藥復方量效關系的研究逐步走向現代化,建議加強各研究團隊間的學術交流,以推動該領域的發展,希望中藥復方量效研究走出一條以中醫藥思路為基礎結合現代科技發展,且適合自身的科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