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脅迫與復水對喀斯特地區紅背山麻桿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摘要】:[目的]研究干旱及復水處理對紅背山麻桿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為防治紅背山麻桿灌叢退化以及喀斯特地區鄉土樹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1年生紅背山麻桿扦插苗為試驗材料,采用盆栽試驗,通過自然干燥法,對紅背山麻桿進行14,28,42 d干旱脅迫,并對干旱脅迫42 d的植株進行為期5 d的復水處理,以正常供水處理的紅背山麻桿為對照組(土壤含水率(24.4±1.23)%),比較干旱與復水條件下紅背山麻桿生長指標,葉綠素、丙二醛(MDA)、滲透調節物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的變化情況。[結果](1)隨著干旱脅迫時間的增加,紅背山麻桿株高、單葉面積、總生物量總體上均低于對照組,根冠比高于對照組;復水后紅背山麻桿單葉面積、總生物量與對照差異不顯著,株高顯著低于對照組,根冠比仍顯著高于對照組。(2)隨著干旱脅迫時間的增加,紅背山麻桿葉綠素a、b、a+b含量和a/b均先升高后降低,以上指標總體上均高于對照組;與干旱脅迫42 d時相比,復水后以上葉綠素參數均增大,且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3)干旱脅迫14~42 d時,紅背山麻桿葉片和根系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總體上均高于對照組;與干旱脅迫42d時相比,復水后紅背山麻桿葉片、根系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均降低,但仍高于對照組。[結論]干旱脅迫與復水對喀斯特地區紅背山麻桿生長及生理特性有明顯影響;干旱脅迫42 d后復水,紅背山麻桿根系的恢復能力優于葉片,可以選育根系較為發達的紅背山麻桿品種以適應喀斯特地區惡劣的干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