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犏牛、黃牛和娟姍牛瘤胃菌群結構比較及功能預測研究

                      馬小勇  譚義洲  任穩穩  馬曉明  吳曉云  喇永福  褚敏  郭憲  閻萍  梁春年  
                      【摘要】:【目的】分析犏牛、黃牛和娟姍牛瘤胃微生物多樣性的差異,并對菌群功能進行預測?!痉椒ā窟x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同一牧場放養的生理狀態正常、年齡相近(1.5歲左右)的犏牛、黃牛和娟姍牛各6頭,抽取瘤胃液于凍存管,放入液氮保存?;?6Sr RNA測序技術,對供試牛瘤胃液樣本基因組DNA進行V3~V4區擴增及測序,對所得序列處理后進行OTU聚類分析和物種分類,并利用Tax4Fun對菌落的16S r RNA基因序列進行KEGG功能注釋?!窘Y果】Alpha多樣性分析顯示,犏牛瘤胃微生物多樣性和豐富度顯著高于黃牛和娟姍牛(P0.05)。門分類水平上,犏牛瘤胃液中厚壁菌門、脫硫桿菌門、疣微菌門、髕骨細菌門和纖維菌門顯著高于黃牛(P0.05),脫硫桿菌門和疣微菌門顯著高于娟姍牛(P0.05)。屬分類水平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厚壁菌門與擬桿菌門所屬的各菌群中,犏牛瘤胃液中普雷沃菌屬、瘤胃球菌屬和解琥珀酸菌屬豐度顯著低于黃牛(P0.05);理研菌科_RC9菌群豐度顯著高于黃牛(P0.05);犏牛和娟姍牛瘤胃中克里斯氏菌科_R-7菌群、瘤胃菌科_NK4A214菌群、g_norank_f_UCG-011和未分類毛螺菌科顯著高于黃牛(P0.05)。瘤胃菌群功能預測發現,犏牛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謝、核苷酸代謝和翻譯二級通路上的功能豐度顯著高于黃牛(P0.05),但與娟姍牛差異不顯著(P0.05);黃牛二級通路中輔助因子和維生素的代謝功能豐度顯著高于犏牛和娟姍牛(P0.05)?!窘Y論】犏牛和黃牛間瘤胃菌群組成差異較大,娟姍牛菌群組成介于犏牛和黃牛之間;犏牛瘤胃菌群發酵最具優勢,可能為其適應高原地區嚴酷的生存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7條
                      1 薛豐;王洪榮;劉大程;盧德勛;高民;;瘤胃微生物區系的研究進展[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7年02期
                      2 林波;王迪銘;;反芻動物瘤胃內氨氮產生的微生物機制與調控手段[J];中國飼料;2010年19期
                      3 王利平,毛華明,鄧衛東;瘤胃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及其對飼料消化率的影響[J];飼料博覽;2005年10期
                      4 王夢芝;徐愛秋;李世霞;王洪榮;;瘤胃微生物類群的多樣性及其綜合發酵的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08年15期
                      5 付琦;侯先志;高愛武;;瘤胃微生物區系及相互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奶牛;2009年05期
                      6 毛勝勇,朱偉云;反芻動物瘤胃真菌在飼料降解中的作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0年12期
                      7 張劍搏;丁考仁青;梁澤毅;Ahmad Anum-ali;杜梅;鄭娟善;丁學智;;早期營養干預對幼齡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區系發育的影響[J];草業學報;2021年02期
                      8 房敏;;牛的嘴為什么總是嚼個不停?[J];科學大眾(小學版);2011年03期
                      9 汪水平;王文娟;譚支良;;瘤胃纖維降解的研究進展[J];家畜生態學報;2006年06期
                      10 卜登攀;盧德勛;崔慰賢;王加啟;;瘤胃能氮同步釋放對瘤胃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08年12期
                      11 高艷霞;李秋鳳;李建國;曹玉鳳;;新生反芻動物瘤胃發育及其對肝臟代謝的影響[J];中國奶牛;2007年08期
                      12 汪水平;王文娟;譚支良;;離體瘤胃上皮細胞在瘤胃代謝中的研究進展[J];家畜生態學報;2006年02期
                      13 李莉,侯先志;瘤胃纖維分解菌的研究進展[J];黃牛雜志;2002年02期
                      14 韓春艷;纖毛蟲在瘤胃內的作用[J];動物營養學報;1999年S1期
                      15 祁茹;林英庭;程明;肖宇;褚永康;;瘤胃微生物區系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進展[J];飼料博覽;2011年08期
                      16 魏莎;梁賢威;梁辛;李孟偉;郭艷霞;楊承劍;;瘤胃古菌C簇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2017年11期
                      17 郭紅;楊慧超;高巧仙;辛國省;;瘤胃微生物區系及其調控[J];草業科學;202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4條
                      1 沈贊明;;瘤胃上皮生長發育和物質轉運功能研究進展及熱點[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成艷芬;毛勝勇;裴彩霞;劉建新;朱偉云;;共存于厭氧真菌分離培養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檢測及其多樣性分析[A];動物營養與飼料研究——第五屆全國飼料營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陳潔;毛勝勇;孫云章;周利芬;朱偉云;;山羊瘤胃真菌與細菌體外共培養的研究[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潘康成;楊金龍;張鈞利;馮軾;唐榮;;產纖維素酶瘤胃厭氧真菌的分離鑒定[A];第四屆第九次全國學術研討會暨飼料和動物源食品安全戰略論壇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李偉;黃正勇;荊凡利;劉彩紅;;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瘤胃微生物菌群的研究進展[A];第十六屆(2019)中國羊業發展大會暨慶陽農耕文化節論文集[C];2019年
                      6 李偉;黃正勇;荊凡利;劉彩紅;;分子生物學技術在瘤胃微生物菌群的研究進展[A];2019中國牛業進展——第十四屆(2019)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論文集[C];2019年
                      7 陳杰;;反芻動物機體與瘤胃微生物之間信息傳遞的研究[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8 吳開年;王利;李晨陽;;復合益生菌對鯽魚養殖水體菌群結構的影響[A];2018中國遺傳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8年
                      9 孫鎮平;周業飛;蔡文渝;周保華;;利用瘤胃細菌降解面筋蛋白適時提取植物外啡肽的研究[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劉相玉;毛勝勇;張耿;姚文;朱偉云;;瘤胃微生物對不同精粗比日糧發酵的體外研究[A];動物生理生化學分會第八次學術會議暨全國反芻動物營養生理生化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1 林琳;王懷蓬;黃凱;柏冬星;趙學敏;劉艷玲;孫鎮平;張云春;顧長銀;張偉;孫殿平;陳年泉;王春定;;仿生瘤胃系統發酵玉米淀粉制備異麥芽低聚糖菌質的研究[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2 蒙小俊;黃志貴;;焦化廢水生物脫氮工藝污染物遷移轉化與菌群結構分析[A];環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冊[C];2017年
                      13 程桂英;趙勝軍;任瑩;;兩種山羊瘤胃纖維分解菌16SrDNA序列的體外擴增和鑒定[A];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4 黃浩龍;沈贊明;Holger Martens;;鈉氫交換蛋白mRNA在瘤胃上皮的表達[A];中國生理學會、中國神經科學會2005年神經內分泌免疫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明;反芻動物瘤胃健康和碳水化合物能量利用效率的營養調控[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2 裴彩霞;晉南牛和山羊瘤胃產甲烷菌多樣性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薛純;基于16SrRNA和代謝組學研究褪黑素調控瘤胃細菌代謝的通路機制[D];揚州大學;2022年
                      2 龍黎明;一株瘤胃源乳酸利用菌的分離、鑒定及其體外代謝特性的初步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年
                      3 王冬;綿羔羊瘤胃微生物區系與宿主基因表達差異的研究[D];甘肅農業大學;2014年
                      4 劉玉承;32株瘤胃纖維降解細菌的分離鑒定與保藏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07年
                      5 康志超;耐低溫木質纖維素降解菌群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2019年
                      6 李敏;夏冬兩季食醋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特征微生物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年
                      7 劉霄;高效降解玉米秸稈復合菌群的構建及其降解效果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9年
                      8 王曉鑫;人母乳菌群悉生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分子生態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
                      9 王智;石油烴降解菌群篩選及其固定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8年
                      10 劉相君;耐鉛鋅菌群的鑒定及其去除鉛鋅特性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年
                      11 刁歡;瘤胃微生物氨基酸代謝及甲硫氨酸降解菌的研究[D];安徽農業大學;2007年
                      12 徐飛;山羊瘤胃宏基因組文庫活性蛋白酶的分離純化[D];山東大學;2016年
                      13 朱雅新;荷斯坦奶牛瘤胃微生物宏基因組BAC文庫的構建與分析[D];新疆農業大學;2006年
                      14 王光超;山羊瘤胃宏基因組文庫蛋白酶的篩選分離[D];山東大學;2012年
                      15 張廣亮;奶牛瘤胃、土壤和飼糧來源兼性厭氧固氮菌的比較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6年
                      16 喻嬌;環丙沙星(CIP)降解菌群馴化及降解特性初步研究[D];暨南大學;2017年
                      17 郭園;16S rRNA探針雜交技術對瘤胃內主要纖維分解菌動態變化規律的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06年
                      18 王金蘭;魯西黃牛瘤胃高效降解纖維素機制初步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9 楊瑞紅;免培奶牛瘤胃混合微生物基因組資源的初步研究分析[D];新疆農業大學;2005年
                      20 嚴明;高精料及其發酵產物對瘤胃真菌生長和發酵活力影響的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本報記者 李晨;瘤胃微生物也會“挑食”[N];中國科學報;2020年
                      2 本報記者 李惠鈺;“菌群熱”該冷靜一下了[N];中國科學報;2019年
                      3 記者范建通訊員才杰;優質克隆黃牛誕生[N];科技日報;2002年
                      4 記者蔣建科;第一頭優質中國黃??寺〕晒?/a>[N];人民日報;2002年
                      5 記者 李京華;第一頭克隆黃牛誕生[N];新華每日電訊;2002年
                      6 記者 黃宏章 張漢協;引進國外種牛胚胎 改造黃牛品種結構[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精品香蕉99久久久久网站